close

 競爭環境的快速轉變、新科技/新技術的迭代發展或重大突破、商業模式的破壞式創新….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,於是「轉型」與「傳承」似乎成為最佳出口。好像,唯有企業轉型、惟有變革才有未來的生存空間,但在轉型與突破的當口,我們更該關注並投入心力的還有~~「人才力轉型」!唯有人才力轉型,才能真正驅動企業的持續轉變與轉化。 

20.jpg

和眾多經營者的對話中,常聽到經營者對未來大表憂慮,諸如傳統產業前景不佳,公司營收與獲利停滯不前、人才力斷層嚴重等等。於是大家都在尋找突破口,有的企業苦尋新藍海,以脫離目前廝殺紅海;有的企業思考如何強化競爭力、進行技術升級或技術引進;有的企業思考如何改變價值活動或進行策略聯盟,打造生態體系/活動,提高生存門檻與價值。

這些,大方向都正確!轉型必須從源頭切入,轉型也必然涉及公司整體發展策略的重新構思、重新定調未來發展方向、商業模式的重新設計或重大調整、及公司資源的重新調配,但幾點必須想清楚:

  1. 轉型絕非單一構面,不能只思考策略或技術層面,必須是完整且系統性思考,包括公司的組織運作、人才力組合、甚至激勵機制等,都必須跟上。
  2. 企業轉型絕非單一次的事件,而是一種持續的過程,甚至是持續的「微轉型」。
  3. 互聯網、新技術發展、競爭態勢、甚至整體經濟環境的轉變,是一種外部拉力,是拉著(逼著)企業進行轉型。

而一個健康的企業、健康的轉型,更需要的是內部的推力(動力),自發性、持續地推著企業前進。讓外部拉力與內部推力交融,這樣的企業發展與轉型,成功機會更大。

         「人才力決定企業的未來。人才力是企業的領先指標!」

對於「人才力轉型」,經營者及主管們必須深思並推動以下三件事情:

  1. 想清楚轉型所需的人才力

「人才」或「人才力」對許多經營者、經營團隊而言,可能只是個模糊的概念,很少想清楚並講清楚。企業不需要將人才力標準訂得鉅細靡遺或導入太嚴謹的「人才力素質模型」,那可能又綁住自己。但必須認真想清楚、弄清楚:

  • 企業在策略轉型過程及之後,未來所需要的人才和現在的人才,到底那裏不同?老實講,我們不太可能只用既有人才就能推動轉型,必然要加入一些新血,這也代表這些人才,在既有組織中是不存在的。
  • 未來人才的樣貌如何?需要那些特定專業能力/技能?需要那些管理能力/技能?行為特質要強調或看重那些?(團隊合作、快速學習、國際觀等等)

要打戰,尤其是未來戰爭,一定要同時將未來人才的樣貌、輪廓、能力想清楚,並且和主管/團隊講清楚。

  1. 將「人才力的建構與維護」,列為經營者及主管最重要工作/職責

光是想清楚、講清楚未來所需人才力,還是不會發生任何事情。

主管們必須先認知:「人才力的建構與維護,是主管工作任務中的重中之重」。這件事情不該假手人資單位、或認為那是人資單位的工作。

優化或提升既有人才的能力、持續選拔並引進新的人才力,塑造一個良好的企業環境,讓人才有發展的空間與舞台,這些絕對不亞於日常工作(如訂單爭取、產品開發、產量達成等),甚至更重要,並且需要經營者及主管們親自動手。

這也能讓經營者與主管對自己的角色、職責、與工作重心,重新做有效的調整、配置。

  1. 除了檢討公司營運績效,更要檢討人才力績效

不管月度、季度、年度的公司或部門經營績效檢討,大家習慣也都專注於:業績達成(營收、毛利、利潤….)、專案工作進展、重大計畫推展、客戶滿意、費用管控等等,這些都是屬於營運績效的檢討、分析與追蹤,很重要。

但對於人才力這項績效呢?普遍很少著墨,縱使有討論,也是和營運績效的檢討~脫鉤。

人才力和營運績效絕對是一體兩面,不能獨立看待。

包括人才到位情況(人數及能力)、人才定著情形、人才力組合狀態、接班梯隊狀態、菁英人才發展等,必須同時檢討與追蹤,並且成為企業運作的機制、與主管的工作習慣。

 

人才力和企業營運、持續轉型之間密不可分,擁有卓越且符合企業特性與需求的人才力,才能一起幫公司找出對的方向與出路、並讓策略與轉型得以實踐。唯有人才力,才是未來勝出與決勝的關鍵,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推力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