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5.jpg

  • 2021年12月台北馬拉松全馬組,以4小時完賽(由4.5小時提升為4小時),且在3個月前啟動並落實訓練計畫。目標很明確、有時間性、具挑戰性,且有執行計畫,這就是績效管理啊!
  • 馬拉松跑者在制定完賽目標及訓練計劃時,不一定想到或套用績效管理的方法,但實質上卻是將「績效管理」的精神與內涵,發揮到極致。
  • 掌握一個核心(追求什麼?)、三個基本面(有價值/意義的目標、促使目標實現的方法、堅持紀律的執行),我們也可像跑者一樣,不斷突破。

一位朋友,他是熱愛跑步的馬拉松跑者,剛結束一場年度重要賽事,分享他的訓練與完賽心得。

比賽當天

起跑點前,氣溫稍低但空氣中瀰漫著激情、歡樂,身邊每個跑者都是蓄勢待發、眼神充滿期待,這是一場年度跑馬者的嘉年華盛會、也是驗收訓練成果的機會。鳴槍那一刻,隨著人群魚貫往前跑,一路上他依著自己的節奏與速度,隨著里程數不斷往前、身體也熱了起來。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4.jpg

每年在年度績效考核結束後,公司人資部都會蒐集各部門主管的考核評比,並進行彙整呈報總經理做最終決定。今年,總經理希望能進一步瞭解,特別是針對考績A者,究竟各主管的評核標準及評語是什。〔註:公司績效等級與強迫比例如下:A+(10~15%)、A(15~20%)、B(25~30%)、C(10~15%)、D(5~10%)〕

人資部整理全公司所有考績A人員、並匯集部門主管評語,分為以下類型及主要評語:

主動積極型工作認;努力學習;能自主加班完成工作;不需要主管緊,會回報進度;工作積極度,勘員工楷模;參加XX輔導學習;工作嚴謹,認負責;規劃能力;做事敬業,工作態度端正;…….

完成工作型交辦事項,按時按質完成;工作品質讓人放心;完成年度各項指標;專案如期完成;完成導入量並出貨;………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3.png

每到了年底時候,絕大多數的企業經營者、主管們、人資/管理部門,員工們都要開始忙一項每年必做、但卻似乎夾雜複雜心情的工作(也可說是既愛又怕的年度重頭戲)~績效考核!

談到績效考核,每個職場人不論是員工或主管,一定有很多無奈感受、反應、想法、甚或辛酸。這項管理工作為何變成這模樣?到底要怎麼做,才會有價值和意義呢?

這些年來在顧問專案輔導過程,問過主管們幾個問題:

Q:談到「績效考核」,你的第一反應、感受為何?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2.jpg

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及管理文章都顯示:企業內部自行培養、升遷的人才,特別是晉升到中高階主管時,因為對於企業運作、組織環境、產業態勢等等的深入與掌握,對於將來的領導、管理,甚至推動企業轉型與變革,其成效/績效會比從外部找來的高管還要好!

但攤開許多企業的人才培育發展計畫(如果公司有此計畫的話)卻發現,絕大部分企業的培育重心,都專注在員工所屬專業/職能領域的深化與發展,也就是所謂「垂直式的人才發展」,而對於跨專業/職能領域的發展,所謂「水平式的人才發展」(也就是具有斜槓能力的人才)卻相對很少,甚至根本沒有。

實務上,我們常會發現一個現象,很多員工在進入公司後,幾乎都只待在同一專業/職能部門,隨著他的歷練與成長,工作執行愈來愈熟練、專業深度愈來愈深,甚至成為該專業領域的專家。但這種培育方式也帶來一種影響,因為員工在單一專業領域太熟悉且深化了,相對缺乏其他專業職能的歷練與學習,就容易犯了「專業視野狹隘症」,也限制了員工更寬廣的發展,到最後培育出來的絕大部分都是單一領域專才,而非跨領域的通才。

在企業運作中,我們常面臨各部門的本位主義太重、跨單位合作不順暢、不同功能運作衝突等議題,這和前述的人才培育方式,其實有很大關係!正因這種方式培育出來的人員,對於別單位的功能、職責、角色、及工作難點根本不夠清楚,也難換位思考,甚至因為視野狹隘而只關心自己單位的績效。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50.1.jpg

經營者A:「公司這些年在技術人員培育上投入了相當的人力、心力與經費,但這些員工學習後,一部份是沒有進步,更多人是學到技能後反而是另謀他職。以後這些重點培育人員,要和公司簽訂契約,若接受訓練後提前離開者就要賠償,否則公司不划算。

主管們:「公司好像產業的人才職訓所,從我們這裡訓練出來的人員,外界搶著要。我們投入這麼多心力,卻是為人作嫁;部門人力不足、專案任務又多,還要抽出時間做培訓,這根本解決不了眼前問題!」。

經營者B:「公司在主管培育部份,不論是觀念溝通、管理技能,安排了許多課程。但上了這麼多管理課程,好像上完就結束。觀念沒有改變、能力也沒有提升!以後對於課程安排和參與人員,要嚴格把關才行。」

員工們:「上這些訓練課程,對我有何幫助?主管並沒有和我討論過我的需要;大家私下抱怨,工作已經夠繁重了,那有時間再上課;有時,還要安排周末時間進行培訓,搞得參加訓練好像是一種懲罰!」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能者多勞.jpg

在某次各部門組織分工、職位職責及人力配置的檢討會中,技術部王經理說明該單位的狀況後。總經理發現該部門的工作任務重心,幾乎集中在A、B 倆位員工,公司每一重要專案工作都有參與、看來應是忙的團團轉。而另兩位員工(C、D),卻明顯工作量不足,相對輕鬆許多。

總經理:「王經理,對於部門人員分工狀況,你有何想法或改善方案?」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交棒2.jpg

企業接班、傳承是台灣許多企業現正面臨的重要挑戰與關卡,特別是企業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。許多企業在這道題目上卡關了,甚至引爆成為企業經營權、經營路線的紛爭、風暴。接班傳承尚未見成效,反倒為企業的有效治理、長期經營帶來負面衝擊。

許多道理大家都懂,但為何卡關、不順利的案例還是這麼多!?前陣子拜訪某一家族企業經營者與第二代,言談之間,明顯感受到兩代之間對於:第一代如何計畫性放手與授權、第二代何時與如何承接、彼此的角色轉換、未來的運作與管理模式、公司的策略方向等等,在看法與想法上並沒有交集。

聽完他們各自的想法,試著換個例子、場景和他們溝通。說完後,雙方似乎開始有些理解。

〝…新手駕駛要學會開車,大部分會選擇去駕訓班。如果你進到駕訓班學習開車時,發現是教練坐在駕駛座,而你卻是坐在副駕駛座!教練告訴你如何起步、轉彎、煞車、倒車入庫、路邊停車、上坡起步等,他每項都親自示範給你看、也不厭其煩的耳提面命,告訴你該注意的事項,及一大堆規則和口訣,聽得你有時似懂非懂、有時滿頭霧水,但卻一直沒機會親自掌握方向盤,你覺得你會開車嗎?敢開車上路嗎?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「你好,我是某某公司的行銷經理」、「我是生產部副總經理」…,當我們拜訪客戶或自我介紹時往往是這樣開始的,但經理、副總經理這些不同的「職稱」,代表什麼意義?或同樣都是「經理」,在有些公司是責任相當大的高階主管,在有些公司則是最基層的主管,這又有何不同?

47.jpg

案例1:
我的職稱是「課員」,負責集團投資專案規劃工作。某次,有一金融機構介紹一併購案,主管(課長)指派我進行評估。在第一次進行會議時,對方來了幾位年紀相仿的人員,個個西裝筆挺,交換名片時對方職稱都是「副總裁」(感覺對方年紀、資歷和我們差不多),而我方卻是課員和課長。我知道我們集團規模很大,但當下心中感覺還是矮了半截!

案例2: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一則台積電調薪的新聞不僅佔據各媒體,同時在不同產業/行業的老闆、人資及員工間引起許多討論、感嘆、或讚嘆!但你真的看懂這條新聞及背後的意義?老實說,企業因應時勢而轉型,但公司的經營管理,特別是薪酬與激勵管理也需要轉型!

46.jpg

2020.11中旬,許多新聞媒體出現一則醒目新聞〝 相隔10年,台積電證實進行結構性調薪 〞,其內容提到〝….從明年1月1日起,進行薪酬結構調整,部分變動薪酬轉為固定薪酬,且此薪酬結構調整,將不影響年度調薪作業。….。台積電沒有透露這次結構性調薪幅度,但上次該公司進行結構性調薪是2010年,幅度大約為15%.....〞。之後,陸續也有媒體提到〝台積電明年調幅為20% 〞或〝台積電大幅調薪,同業剉列等 〞,瞬間如炸鍋般,在各媒體及討論平台上,有著相當熱烈的報導與討論。甚者,我們也接到部分客戶的詢問「…..台積電這樣的調薪方式,我們的壓力會很大!怎麼辦?……..」

首先,有個基本觀念要澄清:結構性調薪≠年度績效調薪。台積電要先進行的是結構性調薪,也就是要調整員工固定薪和變動獎金的比例關係,至於年度性的績效調薪作業,仍可能會繼續。這是二件不同的事情。其差別如下:

結構性調薪:通常是在公司的薪酬制度有重大變革時,一如台積電此次作法,在年薪總額不變的前提下,將員工的固定薪資與變動薪資的比例關係,調整到更健康狀態,以便能吸引並激勵年輕員工。許多企業會採取低固定薪資、高變動獎金的方式,但此一作法往往對於新進年輕員工、甚至中階人員而言,因每月固定薪資太低,形成在人才吸引及激勵上的阻礙。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要有效進行績效回饋,需秉持三大原則:事實、聚焦、頻繁,與一項心態:成長心態,這在績效回饋前、及進行中,必須謹記且持續練習、反思。

43.png

上一篇我們談到績效管理的缺口~績效回饋。在實踐過程中,不論是主管或員工,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三種角色:請求回饋者、提供回饋者、與接收回饋者。這三種角色在回饋過中的專注點與技能不太一樣。然而有一共通點,也就是績效回饋的三大原則與一項心態:事實、聚焦、頻繁,與成長心態(growth mindset)。秉持三大原則及一項心態,能引導我們將績效回饋這項任務有效落實,並協助雙方能共同成長。

事實

績效回饋,不論是建設性或挑戰性,都一定要〝有事實根據〞,才不會只憑印象、感覺、或聽說等模糊且主觀的概念,以致於落入各說各話的情況。甚麼是有事實根據?要包括「人事時地物」、「展現的行動或行為」、「影響或結果」等三部分,舉例: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45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