競爭環境的快速轉變、新科技/新技術的迭代發展或重大突破、商業模式的破壞式創新….讓許多企業措手不及,於是「轉型」與「傳承」似乎成為最佳出口。好像,唯有企業轉型、惟有變革才有未來的生存空間,但在轉型與突破的當口,我們更該關注並投入心力的還有~~「人才力轉型」!唯有人才力轉型,才能真正驅動企業的持續轉變與轉化。 

20.jpg

和眾多經營者的對話中,常聽到經營者對未來大表憂慮,諸如傳統產業前景不佳,公司營收與獲利停滯不前、人才力斷層嚴重等等。於是大家都在尋找突破口,有的企業苦尋新藍海,以脫離目前廝殺紅海;有的企業思考如何強化競爭力、進行技術升級或技術引進;有的企業思考如何改變價值活動或進行策略聯盟,打造生態體系/活動,提高生存門檻與價值。

這些,大方向都正確!轉型必須從源頭切入,轉型也必然涉及公司整體發展策略的重新構思、重新定調未來發展方向、商業模式的重新設計或重大調整、及公司資源的重新調配,但幾點必須想清楚:

  1. 轉型絕非單一構面,不能只思考策略或技術層面,必須是完整且系統性思考,包括公司的組織運作、人才力組合、甚至激勵機制等,都必須跟上。
  2. 企業轉型絕非單一次的事件,而是一種持續的過程,甚至是持續的「微轉型」。
  3. 互聯網、新技術發展、競爭態勢、甚至整體經濟環境的轉變,是一種外部拉力,是拉著(逼著)企業進行轉型。

而一個健康的企業、健康的轉型,更需要的是內部的推力(動力),自發性、持續地推著企業前進。讓外部拉力與內部推力交融,這樣的企業發展與轉型,成功機會更大。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公司是我創立的,十多年辛苦打拼之後,總算有些成果。公司有一定的市場地位,營收和獲利也都不錯,我每年都給主管及團隊們不錯的薪水和獎金。我打算公司維持這樣的成長就夠了,也不想公開上市,有獲利自己賺就好。我想不通那些上市櫃公司,不僅賺的錢要分給別人,還被一堆規範搞得團團轉」。你,聽懂這位老闆的邏輯及思維嗎?

19.jpg

在一場台灣中小企業主的研討會中,幾個企業主談到上市櫃優缺點的話題,席間一位老闆發言,他說:「我公司獲利一直都不錯,幹嘛要上市?上市不就代表我賺的錢要和更多人分享嗎?」,這一發言,引來許多討論,有人大表贊同、當然也有不同的聲音,大家談論相當熱絡。但我更好奇、想探究的,重點不在上市與否?也不是公司規模是否要弄得很大?而是這些老闆腦袋中,想的是甚麼?

場景轉換到中國,每次碰到企業主,他們最關心的話題是:如何打造和實踐「合夥人制」?如何設計和運作「中長期激勵機制」,以便讓既有高管及關鍵人才能以合夥人的心態來共事,也能持續吸引各方高手加入團隊,能共創公司的經營發展、共擔經營風險,也能共享經營成果。他們,又在想甚麼呢?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一個人,跑的快。但一群人,可以跑的遠!」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專業人員晉升為基層主管、經過歷練成為中階主管、再到負責/承擔產品線或公司經營的高階主管,這些不同階段的主管職位,其職位職責、心態與理念、時間投入與側重點、所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等,不盡相同。這一路的成長過程,對個人而言就是一種「轉型」。
企業要轉型,個人成長也需要。

18.jpg

上篇文章中所談到的小張,原本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,在經過一番努力、也被主管看見後,被提拔為基層主管。原本一路順遂,但卻在當上主管(課長)後,帶給他莫大衝擊與挫折,不僅懷疑自己的管理能力,他的上司及部屬也對他有諸多抱怨。為何優秀專業人員,卻在當上主管後,帶來的是「不能勝任」的擔心與疑慮呢?

管理大師夏蘭(Ram Charan)曾提出「領導梯隊(leadership piperline)」模型,他界定,從個人貢獻者、一線主管、部門主管、事業部主管到CEO,這些不同層級的主管,代表不同階段的轉折,也就是職位的轉型。此一模型,相當程度解答了小張(眾多主管們)的問題。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新世代員工就是草莓族,抗壓低,一罵就跑,連一聲再見都沒有;工作上愛計較,交待工作時還要先確認這是不是他的職責……不像我們以前:任勞任怨、拚命加班,先把工作做好再說,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!………..面對新世代員工,許多主管心中想必有諸多感慨,但抱怨之餘,你可曾想過:問題可能更多是出在主管 (你) 身上?

17.1.jpg

在一場演講中,數位中大型企業的人資長們共同分享就業市場、人才發展、薪資福利、新世代工作觀等不同議題。

某知名科技大公司的人資長談到,現在新世代員工的工作觀、價值觀,讓人不敢苟同,也造成公司管理上的麻煩,包括:

  • 面談時,只會先關心薪水、福利、上班時間
  • 凡事都愛計較,要他多做一些工作,就先問是不是他的職責
  • 愛享樂,不願加班
  • 喜歡抱怨
  • 罵不得:說重一點的話,隔天就不來了
  • 專業知識差,進公司還要重頭學起/教起
  • 待不久:學了幾年,就覺得自己很厲害,就想跳槽

話鋒一轉,他談到現在大學教育的落差,無法教出符合企業所需人才,希望學校等教育機構要了解實務需求、要改變教育內涵及方式。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許多優秀的專業人員因績效表現良好,公司將他晉升為管理職,認為他應該也會是一位優秀的主管。但實務上常常發生,在晉升一段時間後,部屬抱怨、上層擔心,甚至他自己也信心動搖:我是一個優秀的主管嗎?

16.jpg

小張是我認識的一位年輕朋友,一年前還恭喜他當上課長(產品開發課,帶5個工程師),他也是滿滿雄心壯志,期望有一番作為。前幾天遇到他,卻見他滿腹委屈、意志消沉,問他怎麼回事,他細說了目前狀況:

他很喜歡深入鑽研、找出解決方案、突破技術瓶頸的工作,但工作久了,總覺得只是擔任工程師,感覺有些不如人,加上同學都已升職當了主管,而家人對他期待也高。所幸,他在製程技術的優秀表現有被上級主管看見,因此給他升職。

小張當上主管這一年: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又到了進行年度績效評核、打考績的時候了,主管們又要開始經歷一段糾結、揪心、回想、回憶、甚或想逃的忙碌時光。而部屬們也要經過一段猜測、猜疑、揣摩、故作忙碌、等待的時刻。在結果揭曉之後,則是幾家歡樂、幾家愁/憤怒的場景………….然後,明年再上演一次。

15.1.jpg

在一場人資主管座談會中,我問大家對於績效評核的感受與想法,場面一如預期,諸多抱怨與負評如排山倒海而來。「績效評核根本是個大黑箱作業」、「對於人資單位,這是一場災難」、「怎麼評核都不公平、大部份員工都不滿意」、「大家都在應付了事」、「員工只在意獎金有多少,誰關注績效結果」、「績效考核沒用、乾脆廢了」………。這些聲音、看法並不意外。

我想和大家溝通,在往下走(修正或廢止)之前,該先反思一件事:「對於績效評核,我們是否犯了那些謬誤(本質上的錯誤)」。

謬誤1:主管是主角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只追求績效結果,不關注/不在意員工到底怎麼執行、不在乎可以提供員工那些協助,幸運的話(抑或不幸),短期績效還是可以逼出來、可以達標。但,這是否是一個健康的組織環境;在這樣企業文化與環境下,留下來的會是怎樣的人才;這種管理型態,對企業還有那些更深層影響。

14-1.jpg

前二篇文章中,我們從主管的角度來探討、也提醒主管們:不要輕忽日常運作中,及時和部屬進行有效的互動,既要重視結果,更要關注部屬在工作執行的過程。也從部屬的角度討論:如何有效進行向上管理,以建立上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。最終目的,不僅讓部屬、部門績效能確實達成,也讓彼此能正向的學習與成長。

這次,我們把視野拉高到整個企業來看,如果公司中充斥著粗暴型主管(詳見:我只要成果,不要一堆藉口~主管篇),將對公司的發展及管理,帶來3大影響。

影響1:企業走向衰敗的徵兆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我不要聽一堆藉口、理由,只要告訴我何時可以交出成果。」、「坐了這個位置、領了薪水,你就要承擔責任,有問題要自己想解決。」,如果你的主管常這樣對你說,身為部屬的你該怎麼辦?

20171013.jpg

在上一篇文章中,有讀者表達:「心有戚戚焉」。也有讀者問說,文章觀點是從主管角度提醒:這種管理方式的迷失與嚴重性,只是許多主管根本不自知。而我們這些身為部屬的該怎麼辦?遇到這類主管,要怎麼和他相處?

面對這種主管,我們該學習的是:「向上管理」。

所謂「向上管理」倒不是只用來應對這類主管而是每個身在職場的我們、身為部屬的人,不管你的位階高低,都該知道也要學會的工作習慣與態度。3個重點: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你根本是在找藉口、找一堆理由,只要告訴我何時可以交出成果。」、「只有成績/結果能證明一切,其他不重要。」、「既然授權給你,有問題就要自己想辦法搞定。」,這些說法好熟悉喔,也常讓我們內心很糾結或挫敗,可能你的主管常這樣對你說、或者,你也是這樣訓部屬的。

主管.jpg

前陣子和一位朋友(小林,經理)聊天,看他眉頭深鎖、一副苦悶的樣子,問他怎麼了。他說下午和主管(協理)開會,沒講兩句,就被修理了一頓。

協理:A客戶的專案爭取,何時可以搞定?可以簽約?

小林:客戶對於報價,產品規格還有些疑慮.(被協理打斷)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「人工智慧(AI)出現,我的工作/職業會被取代嗎?」、「公司推廣工業4.0/智慧製造,現場工作人員會消失不見。」、「Uber出現並進入市場後,馬上有一群小黃司機要失業了。」、「10年內,有50%的工作將逐漸被取代,特別是交易員、秘書、助理、仲介等影響最大…」,對於未來的工作及職業發展,你是否也充滿憂慮與擔心,怎麼辦?

AI.jpg

人工智慧(AI)、無人/關燈工廠、Fintech、機器人/自動化、無人駕駛車、共享經濟(Uber、共享單車等等)、大數據、雲端、平台模式、新零售、新通路……..,一個個不斷冒出的新科技、新產業、新模式,讓人眼花撩亂,應接不暇。它們的出現與崛起,一方面帶給我們生活、工作上的便利與方便,另一方面也對既有產業及工作者,帶來莫大衝擊與挑戰。

在李開復的新作「人工智慧來了」中提及:「50%的現在工作,未來將逐漸消失。」

在Fintech的浪潮加上人工智慧的發展下,銀行行員、理財專員、甚至交易員的工作,汲汲可危。

文章標籤

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