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常聽人說:「我有20年的工作經驗」、「我已經做了30年,你才工作幾年,有比我懂嗎」,「老王年資深,閱歷豐富,一看就知道問題出在那裏」..「年資」,到底是甚麼意義?工作20年、30年代表甚麼意思?年資深,是代表能力強,或只是做得久?

28.jpg

剛出校園工作時,在一家大型集團企業擔任幕僚工作,負責協助各事業部進行專案規劃的提出、審查、或提供專業意見。那時,滿懷熱情但沒啥工作經驗,滿肚子/腦袋當然都是教科書的內容及方法,執行過程需和事業部相關主管溝通,例如提案的規劃邏輯、效益分析、投資報酬率….常常在溝通不順時,就會聽到幾句話:

我做的久,還是你做的久?!
我當上經理的時候,你還不曉得在那,還敢說我分析的不對?!
以我20年的經驗,一看就知道關鍵在那,絕對錯不了,你們那套分析沒有用啦!

年輕時不懂,但心裡委屈:〝廢話嘛,當然你做的久〞、〝你雖是經理,但分析和資料真的錯了嘛〞,………

那些年的經歷,有些說法/道理在我腦海一直徘徊:「做的久,有經驗,就一定很厲害」、「年資久,就能力強」。

當了管理顧問,實際輔導企業這麼多年來,在不同產業、不同規模度的企業中,又不斷聽到相似說法。這讓我有很深體會:我過往經歷的竟不是特例,而是許多主管、專業人員都有這種狀況(或是問題),普遍對於「專業」、「經驗」、「年資」存有誤解與迷失。

1.年資≠專業或能力

有人工作10年了,但仔細推敲他這10年到底做了甚麼事情?對企業有甚麼貢獻?個人  有甚麼成長?有時候你會嚇一大跳,原來他這10年所做的事情,並沒有太多變化,工作內涵、責任層次/範圍都差不多,甚至是在相同層次/職位上(不論是否在同一企業),只是因為做久,熟悉公司流程及相關人與物,也因做久了也熟練,所以工作速度快或出錯少。

但嚴格說來,他的專業能力沒多大成長,對公司貢獻也差不多,就是一個「熟練的工作者」。比起一個新進者或年輕人,他贏的其實不多,就只是熟能生巧嘛!工作個2、3年,也差不多可以達到這程度。

請問:他是10年年資?還是2、3年年資?

有價值的年資,是個人能力不斷成長的標記,不管專業能力或管理能力。
10年下來你可能經歷過新手、熟手、進階到高手階段,你的工作範圍/層次、承擔的責任(帶人、管理決策或財務)層次,有隨之提升與增加,而你的能力也有大幅改變與成長。所以,〝重點不是你有幾年的年資,而是你的年資是否有轉換成個人的成長、再轉換成對企業貢獻的增值

2.管理決策或執行任務,是靠專業而非經驗

許多主管下決定或判斷時,都是一句:「想當年,我們是怎樣…….」、「以我過去的經驗,這事就該這樣做,聽我的準沒錯」。這些說法,不能完全說錯,但是環境改變了、情境變了,當年有效的做法,現在依然奏效嗎?甚至,過往成功經驗,是因為環境或其他內外在因素使然,還是真的你很強?

不是過去經驗不重要,而是必須判斷這些經驗,是否有價值?例如,過去環境相對穩定、變化可預測性高,決策強調完善與精準,一旦決策後,大幅修正的機會不大,除非有不可預期的例外狀況出現,強調是「例外管理」。

但現今環境及競爭態勢變化快、不可預期事件的發生幾乎是常態,決策的精準性不可能太高,反而是要對變化具有高度敏感性,有及時下決策及修正的能力,其決策準則是「高度應變、及時調整」。

思考:常把過去、想當年放在腦袋中,並成為管理及工作準則,是真有能力?
   還是停止進步?

一直抓著過去的經歷/經驗不放,只是在緬懷過去,也會阻礙一個人的成長,那樣的經驗有時不僅沒有價值,更可能是一種災難,對個人、企業都是如此。〝經驗,必須轉換成對個人、企業有價值、有貢獻,才是有用的.

年資、年齡都是我們工作歷程的一個記號,嚴格說來就是一個數字,不須抓住不放。以過去經驗為基底,反思過往成功或有用的關鍵,加上保持對環境變化的敏感、能與時俱進的學習與修正,這才是專業,也才是真正成長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年資 經驗 能力 專業
    全站熱搜

    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