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一則台積電調薪的新聞不僅佔據各媒體,同時在不同產業/行業的老闆、人資及員工間引起許多討論、感嘆、或讚嘆!但你真的看懂這條新聞及背後的意義?老實說,企業因應時勢而轉型,但公司的經營管理,特別是薪酬與激勵管理也需要轉型!

46.jpg

2020.11中旬,許多新聞媒體出現一則醒目新聞〝 相隔10年,台積電證實進行結構性調薪 〞,其內容提到〝….從明年1月1日起,進行薪酬結構調整,部分變動薪酬轉為固定薪酬,且此薪酬結構調整,將不影響年度調薪作業。….。台積電沒有透露這次結構性調薪幅度,但上次該公司進行結構性調薪是2010年,幅度大約為15%.....〞。之後,陸續也有媒體提到〝台積電明年調幅為20% 〞或〝台積電大幅調薪,同業剉列等 〞,瞬間如炸鍋般,在各媒體及討論平台上,有著相當熱烈的報導與討論。甚者,我們也接到部分客戶的詢問「…..台積電這樣的調薪方式,我們的壓力會很大!怎麼辦?……..」

首先,有個基本觀念要澄清:結構性調薪≠年度績效調薪。台積電要先進行的是結構性調薪,也就是要調整員工固定薪和變動獎金的比例關係,至於年度性的績效調薪作業,仍可能會繼續。這是二件不同的事情。其差別如下:

結構性調薪:通常是在公司的薪酬制度有重大變革時,一如台積電此次作法,在年薪總額不變的前提下,將員工的固定薪資與變動薪資的比例關係,調整到更健康狀態,以便能吸引並激勵年輕員工。許多企業會採取低固定薪資、高變動獎金的方式,但此一作法往往對於新進年輕員工、甚至中階人員而言,因每月固定薪資太低,形成在人才吸引及激勵上的阻礙。

年度績效調薪:通常在年度固定時間,考量個別員工的績效表現(績效評核結果),而給予薪資(通常是固定薪資)的調整,但其實這種傳統作法也面臨諸多需優化之處,底下會再討論。

台積電的結構性調薪措施,再次將企業的薪酬與激勵議題浮上檯面。的確,台灣近幾年在薪資市場的競爭力,比起亞洲其他國家是較為遜色,不論在各階層人員的薪資競爭力、或年度績效調薪上都是如此。

面對未來經營壓力與人才力競爭,優秀如台積電,也持續進行薪酬與激勵議題的優化。相對於眾多傳產、以加工與代工為主的中小企業而言,企業經營本身已面臨極大壓力,而薪酬及財務激勵議題的壓力也愈來愈大。因此,不能再單純只從人事成本管控或壓低薪酬的角度來思考,必須轉化為「如何在有效吸引並激勵優秀人才、與人事成本控管」之間取得均衡,才是挑戰。

我們對於企業轉型已經朗朗上口,但企業轉型仍必須有管理能力與機制的支撐,特別是在薪酬與財務激勵。以下幾個重要環節是包括經營者、主管及人資主管必須特別關注:

區分各類專業人才的薪酬與競爭性:

不同的專業領域及人才,有不同的人才供需狀況與薪資市場行情,從企業運作的核心功能如開發、行銷、業務、工程/技術,到支援功能如財務、人資、資訊等,甚至現在最熱門的數位轉型人才如大數據、AI、區塊鏈等等,反應到薪酬制度上不僅其起薪不同,在公司的薪資政策上也必須有所差異,不能一套政策卻一體適用。

有些企業會將主要經營團隊、核心專業、特殊專業人才的薪酬水準訂得較高些,以便吸引最優秀人才;有些基層人力則因供給相對較充裕,因此就維持一般薪資水平。這部分會隨產業別、公司經營理念、用人及薪資政策而有所不同。

強化以職位貢獻度為薪酬的基礎:

許多企業仍停留在單純以年資與學歷為導向的薪酬制度,這並不是否定年資或學歷的重要性,而是必須換個角度,從更積極的角度來看待:因為年資深、學歷高,對企業的貢獻度會更增加,因此公司是針對員工的貢獻度而給予報酬,而非針對年資或學歷本身而付薪。

什麼是職位貢獻度?簡單來說就是這個職位具體負責那些工作任務、承擔那些責任(可能包括管理責任、決策責任、財務責任等等),而完成這些工作與責任後,能為客戶及公司帶來價值與貢獻。

這點對於公司及員工都很重要,唯有這樣才能擺脫消極的年資意義,鼓勵員工持續成長並提高對客戶與公司的價值,報酬才能跟著增加。

建立並維持固定薪與變動獎金的健康比例

許多企業採低固定薪、高變動獎金方式,等到年底結算後公司有盈餘,再給大大一筆的獎金。這樣的機制是根基於對經營成果的不確性,同時因固定月薪衍伸的人事成本壓力,包括加班費、勞健保費等等可以部份降低,也是許多企業管控人事成本的方法之一。

但對於員工,特別是基層或新進員工,此一方式可能讓其基本生活面臨相當壓力,也很容易因為別企業付出高一些些的固定薪水而離職。

不同層級或功能的主管、專業人員,其固定薪與變動獎金的健康比例關係,不太一樣,這部分如同上述「區分各類專業人才的薪酬與競爭性」所談,和產業別、公司經營理念與薪資政策有很大關係,也是整個薪酬與激勵制度在設計時,就要思考清楚並持續維護。

將薪酬與員工職涯發展,緊密連結:

年輕世代的員工在尋找工作時,除了薪資因素,更重視的是一個舞台與環境,是一個自己可以持續學習、成長與發揮的環境,也就是他在企業內的職涯發展。

以軟體或工程人員為例,從助理工程師、副工程師、工程師、到資深工程師等不同階段,除了資歷的差異,更重要是應承擔那些不同任務與責任、需具備那些不同能力或能力的精進,若有一清晰路徑,不僅公司能有效進行人才培育、升遷與發展規劃,對員工而言,若這和他的興趣與生涯規劃相符,他更能知道自己要如何努力與學習,而一旦自我能力提升也有發展機會,報酬也自然跟著提升。

有效運用績效調薪資源:

除了關注員工的績效表現外,更須加上外部的薪資市場變化,內部則是員工目前的薪資水準,並摒除齊頭式或大鍋飯的調薪作法。也就是說,績效調薪不能只看績效表現這單一維度,而是要多維度思考:績效表現、個人薪資水準、及市場行情變化。

績效調薪用的是公司的最寶貴資源,不要追求所謂的絕對公平,而應該是相對公平。也就是績效好、薪資低(在同職等/職位中)的員工,調薪幅度就愈高;績效差的員工,則不應調薪。

薪酬與財務激勵是一高度專業的領域與機制,若制度設計或管理錯誤,短期內也許不會引發太大問題。但在錯誤觀念下所設計出來的制度,會扭曲員工對於職責、貢獻與激勵的認知、並形塑為公司的價值觀與文化,將帶給企業長期、不利的影響。

薪酬與財務激勵議題涉及對各類人才的定義、吸引、發展、激勵與留任,也涉及公司薪資成本、人事成本及退休金等等的計算與負擔,更影響企業文化的塑造與維護,在在都顯示這必須系統性思考與設計,也必須賦予主管人員在薪酬管理上的必要責任。當我們都知道「優秀人才是公司最寶貴的資產」時,也必須有相應、良好的制度與文化來支應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布萊恩的管理坊 的頭像
    布萊恩的管理坊

    布萊恩的管理坊

    布萊恩的管理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